近年來買房不易,賣房更難,景氣不好,大家都說現在不適合買房子,但是今天米A要分享一件大事。 ❤
就是,米A去年11月送給自己一個最貴的25歲生日禮物,────我 買 房 子 了! (o^^o)(o^^o)(o^^o)
其實這件事情我想了很久,所以也不算是我想不開(呃)
米A本身是新竹人,在台北念書4年畢業後,也在台北找到了一份工作,也看了幾間房想要租房子,那時候起薪25K,房租8K不含水電網路,
如果節省一點其實並不會不夠,或是可以自己存一咪咪咪咪咪咪的錢,但如果要給孝親費就很困難了,畢竟台北物價誇扯之高!
因為家裡每個月有固定的房貸支出,我左思右想還是想要為家裡付出一點心力。( ´・ω・)
於是下定決定回新竹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行銷企劃,起薪28K,住家裡每個月給10K孝親費(相當於在台北的房租),剩下的錢當生活費與存起來的錢,
之後會再開另一篇文分享我的存錢方式 (・ε・●)
後來調整薪水到38K,可以多存一點錢,也因緣際會接觸了房產,米A從小就常常幻想自己擁有一個美美的房子,可以布置成喜歡的樣子,於是開始有了想買房子的念頭。
三年前就開始陸陸續續看房子,從竹北到新竹關新到關埔到竹東,很多很美的房子,但是價錢真的好可怕,隨隨便便就破1000萬,對小資女孩來說真的負擔很大,也不敢妄想。
雖然身邊也很多聲音說現在不是買房的時機,不過一開始也是抱著看房很有趣的心情了解一下買房子會遇到的狀況和問題,也可以了解房價,開始小小的存錢$
一開始真的會有一股衝動,被業務人員話術迷的團團轉,每看一家就好想簽約哈哈哈哈哈,但其實看到後來會覺得大同小異......
後來,看到竹東的某一間建案(非葉配有興趣再私問我哈哈哈),第一眼就超喜歡,他還沒介紹就有種蠢蠢欲動!!業務人員介紹完後更是喜歡的不得了,它並不是特別高級或是豪宅型的,用材與廚浴用具卻很精緻,我看了這麼久房子,第一次有人跟我一層一層講解建築結構 (其實不是第一次,但上一次遇到也是同一建商),每一個地方的建材都會解釋清楚,讓我很安心。只是位在竹東,米A對竹東比較不熟,小時候都認為竹東是鄉下(X),價格也不便宜,比竹北再便宜一點而已,至少還在千萬以內(汗),我猶豫了三個多月,最後是真的看很多次後才決定給他簽下去。(o^^o)
第一次買房真的很緊張,雖然看過很多次也做了很多功課,在鉅款面前還是皮皮挫。於是我想在這裡給一些年輕的買房新手建議:
✲✲我的建議不代表公正官方答案,也不是所有人適用,請斟酌參考
✲✲因為需求與價位的考量,我都是看大廈、社區等公寓型的房子,觀望別墅及透天者不適用
Tip 1│為買房做預備:
即使薪水不高,或是存款不夠,我認為這都不是最大的問題,而是要先有認知,你未來某一天一定會做(買房)這件事,當你有這樣的認知時,就可以開始養成存錢的習慣,每個月一點點一點點,即使慢,也不會讓這些錢花在其他可能不太重要的事情上。
Tip 2│多看多聽多想:
越年輕買房其實也不是都只有缺點,越早開始準備,不僅可以先儲蓄,也可以多打聽,因為大部分的年輕人也不是現在立刻馬上就要有房子住,可以時常打聽哪裡有新建案,了解這個建商的特性,然後就大膽的去接待中心瘋狂地看瘋狂的問問題。一開始可能會很容易被話術搞得團團轉,但只要忍住,看久了,就可以漸漸抓住你自己的需求,到最後你就會變成超機車的客人,問一些很犀利的問題哈哈哈哈,
Tip 3│先別急著簽約:
假設你已經選了A建案,並且心中已經認定就是它了,那先等等,先別急著簽約,可以多去幾次接待中心或是房屋公司,也可以多打幾通電話問業務人員問題,讓他覺得你很有興趣,但還是差那麼一點點,你還有小小的地方不滿足,多試幾次後,很有可能就可以再拿低一點點的價格喔!(這不是所有都適用,但米A親身經驗是有遇過不少次喔)
選屋也是需要經驗與時間,米A的選屋步驟:
【打聽建案】觀察哪裡有新建案?是預售屋?中古屋?新成屋?多注意刊版廣告和網路資訊。我個人都只看預售屋和新成屋,因為中古屋要看的東西比較麻煩,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比較多,還會有前屋主裝潢的問題,畢竟米A就是想要自己從新開始裝潢夢想房子嘛!
⇩
【分析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好,以後轉賣會更容易,還有是否交通方便也是一個考量的點。因為米A有交通工具,我會先考量離我老家與工作場所的距離,還有附近有沒有超商(不一定要大賣場)
⇩
【了解建商資訊】雖然有很多人認為地理位置比建材還重要,畢竟位置好以後要轉賣也比較快,但如果是算以後要自住或常住,米A還是很看重建商品質的,也要很注意建商用豪宅價錢賣,卻使用中等或中下建材的(我真的看過很多個!!!他們主要是在賣地理位置)
⇩
【接待中心詢問或房屋公司接洽】做好功課後,就可以開始深入了解建案,這時候就可以慢慢的聚焦在你的需求上,像米A很注重垃圾分類場(?)還有浴室有沒有都開窗,以及特別喜歡方正的規格,你就可以開始大量的問問題,不用害怕對方看不起你,如果業務真的對你態度很差,大不了就不要買,因為想必售後服務也不會好到哪裡。
⇩
【爬文及蒐集問題】米A去完接待中心後才會開始爬文,看看大家的想法和評價,也會偷偷問一下已購屋的非投資客最後決定下訂的原因是什麼(哈哈哈),但注意,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這個環節只是幫助你蒐集更多資訊和讓你再多多三思的步驟,不要讓別人成為完全決定你人生(?)的人。譬如說有人就是想要公設很高級,但其實你根本不想要這麼多錢花在公設上,盲目聽從就不好了。
⇩
【再多去幾次接待中心或房屋公司】米A會厚著臉皮多去幾次,反正也可以練練經驗,就算最後沒有要買,也可以幫助身邊或網路上有興趣的人回答一下我所了解的問題,而且多去幾次,也會讓業務明白你不是省油的燈!!!(握拳)
⇩
【決定要與否】米A會篩選如果這個建案有三個地方我不滿意,基本上我就不會再考慮了,剩下的會放進考慮名單中,最後再做一個大決定!
其實多問多看真的很重要,小資人要買的房子一定要自己很喜歡很喜歡,存錢才有動力!順便說說我自己常問的問題:
✣✣✣米A常問的問題✣✣✣
1.四周圍的巷道的寬度、旁邊大樓是否檔光線?開窗會不會緊貼鄰居?
2.附近大眾交通工具的站、超商店家的密集度?附近有沒有高壓電等?
3.廁所是否開窗?臥室是否對外窗?
4.是不是使用天然瓦斯?
5.一層樓是幾戶共用幾台電梯? (上下班電梯使用狀況很重要!!!)
6.建材的使用? (我盡量讓他多說明建材的選用理念,不一定要很高級但可以看出建商的用心,通常說不出太深入的業務我都會保持存疑的心,哈哈疑心病很重)
7.公設比? (新大樓法規好像是30%以上,我通常都抓33%以內的,我不太需要太華麗的公設,因為之後還會有管委會維護公設的問題=口=)
以上是米A的三年決定買房到真的簽約的心得,請保持友好及尊重喔,如果有問題或更好的建議都歡迎討論!♥♥♥♥♥
米A |Mar'27 HS